关于幽门螺杆菌的检测, -般来讲临床上一种是侵入性检测方法, 一种是非侵入性检测方法。
通过胃镜的方法来检测幽门螺杆菌,叫侵入性检测,因为幽门螺杆菌是定植在胃黏膜表面的一种细菌, 一个是可以通过内镜直观地去观察胃黏膜的表现,比如胃黏
膜有明显的炎症表现,看到胃黏膜黄斑或者有萎缩、肠化的表现,有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炎。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胃镜取得一些胃黏膜组织 ,比如做一些化验检查 ,比如放到一个试剂里,叫尿素酶试验,试剂变颜色,就提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或者取了组织以后,做病理检查,病理染色的方法,或者是用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 , 或者是免疫组化等等这些方法,或者做基因检测,来进行检查,也可以做体外细菌培养,都是通过内镜获得胃黏膜组织进行检测,所以叫侵入性检测。
实际上在临床上用得更多的是非侵入性检测,或者叫无创检测方法。确诊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可能用得最多的就是呼气检测了。
还有血清抗体检测,它可以帮助判断,包括有没有既往感染,或者是现症感染。还有通过粪便的方法进行检测,现在其他国用得比较多,可以查粪便抗原,判断有没有活动感染。现在还有一些企业公司正在研发 ,比如通过粪便能不能查幽
门螺杆菌的DNA ,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甚至有些已经开始在临床试用了。
不同疾病的人检测幽门螺杆菌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高准确性?
其实不管是什么疾病,原则就是先通过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案,除非疾病需要做内镜检查,内镜既可以观察胃黏膜的表现,也可以同时做一些相关检测,或者需要做组织学检测,需要做细菌培养,都是可以的。不需要做内镜检测的时候,尽量先选择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选择呼气试验。大部分情况下,呼气试验检测能够达到95%的准确性,就足够了。
对于-些特殊的疾病 ,确实要分析是哪一种情况,怀疑可能是假阴性的情况,就要多种方法综合诊断,寻找影响因素,比如是不是吃药了, 或者是某些因素。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 假阳性,比如病人有胃肠道菌群失调,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也可能导致呼气试验假阳性。要判断是不是假阳性,要不要用抗生素的问题,这个时候比较简单,比如查个血清抗体,用另外-种方法去验证一下到底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首先能做非侵入性检查就尽量先做非侵入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