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在线诊室平台

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发展分为哪些时期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5日 10:54

  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发展分为哪些时期?根据临床表现,国内有人主张将类风湿关节炎分为五期,这有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综合治疗。

  1.急性期(早期类风湿)

  临床上,关节肿胀明显疼痛,伴有关节周围轻度水肿、局部温度升高、压痛,可出现关节积液、关节活动有限或完全无法移动的迹象。早晨僵硬时间不超过一小时,或因疼痛而没有早晨僵硬。病程为2~6个月至1年,或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肿胀和新疼痛的关节1~6周。关节肿胀、关节间隙加宽、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

  这一时期的病理变化是急性滑膜炎。经过有效治疗后,关节炎症可以迅速消退,肿胀和疼痛可以完全消失,或者只留下关节轻微疼痛或酸困倦,可以完全控制1~3年以上或治好。因此,这一时期是努力完全控制或治好的关键时期,必须尽快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然而,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彻底,大多数患者在3~6个月内再次发作,加重或恶化,并逐渐转入亚急性阶段。

  2.亚急性期(类风湿中期)

  临床上,多关节肿胀交替进行多关节肿胀和疼痛,缓解和恶化;早晨僵硬1~6小时;病程为1~3年;X射线检查显示,骨质疏松症或囊性变化明显,骨膜反应,关节间隙轻微狭窄。

  这一时期的病理变化为急性滑膜炎的进展,出现血管炎和肉芽组织,血管开始形成。这一时期与抗风湿性止痛药是分不开的。当数量较小或间隔较长(超过6小时)时,疼痛无法有效缓解,僵硬症状也无法有效缓解。然而,经过有效合理的治疗后,可以控制3个月到3年。

  3.慢性期(晚期类风湿)

  在临床实践中,它主要是从亚急性期转变而来的。多关节肿胀和疼痛相继发生,几乎没有缓解期,但关节肿胀和疼痛的程度可能相对较轻。关节脱位、变形和直线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发生,形成典型的类风湿手或类风湿足。关节周围的肌肉萎缩,全身状况不佳,大多数肌肉消瘦,贫血或严重内脏损伤,肝脏、脾脏和淋巴结肿胀。早上僵硬超过6小时。

  病程一般为3年以上,可持续10年以上或数十年。X线检查显示骨质疏松症的范围广,骨损伤明显,并有多个关节、关节表面的侵蚀、融合、狭窄或消失、关节脱位、变形、增生、强直。

  在这个病理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血管侵入软骨,严重破坏软骨和骨组织,纤维和骨增生。这个时期很难治疗。这与治疗密不可分。一般来说,抗风湿性药物的效果大多是不稳定的,但经过强大、合理的治疗后,可以修复骨损伤。在这一时期,我们应该强调综合治疗,以延缓和控制病变的进展。

  4.缓解期

  在有效合理的治疗后,大多数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期患者可以进入缓解期。对于进入缓解期的患者,关节肿胀消退,疼痛明显减轻,可能出现轻微压痛,肌肉萎缩和关节活动受限,早晨僵硬小于30分钟;血液沉重和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减少或明显改善;关节X光检查有所改善。

  这一时期在病理上呈现静止或缓慢的进展状态。小剂量或间断性的药物仍然需要临床治疗。

  5.稳定期

  对于急性和亚急性期患者,经过有效合理的治疗,病变可以稳定3个月到3年,一些患者可以康复。在稳定期患者中,关节肿胀和疼痛完全消失,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明显改善或消失;晨僵偶尔有或没有;血沉和其他实验指标恢复正常;关节X光表现为慢性期,但骨损伤基本静止,有修复和增生或完全恢复正常。

  这一时期的病理变化为静态或正常,临床上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