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么治疗乙肝疾病的?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事实上,中医作为我国源远流长的一种文化瑰宝,对于乙肝这种肝脏疾病的治疗已经有一套很完善的措施。不同于西医的治疗,中医对于乙肝疾病的治疗并不完全依赖于药物治疗,而是更多的重视饮食调理和心理疏导。
需要明确的是,中医尤其重视患者的舌诊和脉诊。一般而言,乙肝患者的舌质都会发生较大的典型的变化,可以通过舌质的改变清晰了解到患者体内脏腑气血情况,疾病的虚实等。乙肝患者的舌质多为暗红色,多代表患者体内郁有蕴热,另外,乙肝患者的舌苔多为黄苔,质地稍腻,表现为一派痰湿化热之象。乙肝患者的脉象多为弦脉、滑脉,多责之于肝脏。对于观察乙肝患者的舌象、脉象,能够准确的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也能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遣方用药。
中医治疗乙肝的方法,主要以饮食治疗、心理治疗为主,对于乙肝的疗效十分显著。
对于乙肝的心理治疗,主要是针对情绪相对焦虑的患者。一般会给予患者适当的安神药物,并充分的言语疏导,即古代所说的“祝由”,避免患者由于情绪的不稳定而诱发体内激素水平及肝功能波动。
对于乙肝的饮食治疗,主要是注意日常避免进食发性食物,如姜、蒜、韭菜、辣椒、羊肉等,尽可以减少体内炎症反应的进展,从而配合其他治疗。
中医对于乙肝疾病的诊治,不仅需要了解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乙肝病毒抗体情况、肝胆彩超结果、局部的体格检查等西医临床资料,还需要从患者的舌苔、脉象、临床症状等情况,达到的辩证,从而选择治法和治疗措施。因此,对于乙肝患者的治疗,中医个体化治疗疗效显著。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