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有什么症状 出现2个征兆要警惕

更新时间:2017-03-19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乙肝,其主要病因是由于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主要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等,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多发于婴儿、妇女与老人人群。染病后可引起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干呕、肝功能异常等。同样的,按照生病周期的长短,可分为急性乙肝炎和慢性乙肝炎。

  乙肝,又称血清性肝炎或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感染途径是体液,当人类体内不存在对乙肝的保护性抗体时,与携带乙肝病毒的病原体接触后,则会染上乙肝炎。其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潜伏期一般为三个月,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癌,且极易传染给不携带病毒者。

  

  急性乙肝炎发病周期为二至四个月,发病缓慢,主要表现为厌食、发烧、腹痛,少数出现血清病样升高与呼吸道不适,若不及时医治,极易发展为慢性乙肝炎。慢性乙肝炎发病周期大于半年,症状多种多样且不易痊愈,经常反复发作,主要症状为消化功能异常、疲倦无力、失眠多梦、肝功能异常、肝肿大、肝硬化,少数病人表现为牙龈出血、鼻血、皮下组织瘀血。

  若发现出现以下症状:食欲不振、无力、失眠多梦、嗜睡、消化功能紊乱、黄疸、肝区疼痛,应及时去医院检查,防患于未然。乙肝炎是一种极难的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支持性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等,患者应以饮食清淡为主,注意卧床休息,注意维生素与蛋白质的补充,保持情绪稳定,注意避免使用损害肝功能的药物。另外,乙肝炎患者需隔离治疗,避免传播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乙肝病毒的预防。患者应选择正规的医院治疗,避免延误、加重病情;应注射乙肝疫苗;注意个人卫生,尽量不使用公共洗簌用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进行母婴隔断,防治母体体液接触新生儿而染病;性生活应注意个人卫生;结婚前做婚检;定期去医院做全身检查;应严格隔离乙肝病毒携带者;若不慎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等,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及早治疗。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热门文章
本月榜单!重庆治疗hpv的专科医院
前列腺肥大增生怎么回事 前列腺肥大增生的3个原因须知
  • 科室热文
  • 行业动态

肝腹水的护理,主要着眼于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和饮食护理两大方面,需要做到尽可能的减...

肝腹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门静脉的高压的存在,临床上诱发肝腹水的原发性病因,主要包...

肝腹水的病理过程,主要体现在患者的肝脏功能水平的改变上。当肝脏的代偿能力尚可,损...

肝腹水的饮食特点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膳食结构调整,注意对于水、钠、脂肪...

肝腹水的饮食护理对于肝腹水的治疗尤为重要,整个护理的重点在于调整肝腹水的患者的饮...

肝腹水的检查方式主要包括有实验室的抽血检查项目以及影像学检查的多种项目两大类,并...

肝腹水的出现代表着肝脏已经出现了不可逆性的伤害,说明肝脏功能已经出现了失代偿性的...

医学上肝腹水和肝癌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肝癌指的是肝脏细胞出现癌变并逐渐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