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由于原发于子宫体部,故又称子宫体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55-59岁妇女,40岁以下70岁以上较少。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环境等的改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子宫内膜癌发生的信号
极早期患者可以没有任何明显症状,只是在普查或因其他原因作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
一旦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
(1)子宫出血: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血。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
(2)阴道排液: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期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如果有宫腔积脓,可引起发烧、腹痛、白细胞增多,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
(3)疼痛:多半发生在晚期。如癌组织穿透浆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膀胱、直肠或压迫其他组织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且多从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4)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或/和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或腹股沟处触及肿大变硬或融合成块的淋巴结或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所以,月经紊乱两、三个月以上,或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或有其它相关不适时,应该及早就医,做阴道超声波检查,测量子宫内膜的厚度等,初步判断是否有问题,必要时再做子宫内膜切片检查,即可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
如果有上述危险因素的妇女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早期发现发病信号。并在此提醒中年妇女,少吃高脂肪食物,保持不要过胖的身材,是防癌的重点之一;而绝经后出现阴道出血固然容易令人想到子宫内膜癌,绝经前如果出现月经紊乱两、三个月以上,且药物治效果不好,必须小心检查是否患了子宫内膜癌,不要一直只当 作月经紊乱、激素失调、更年期等处理。还有一些患有大肠癌或乳癌的人或者其家属也很有可能同时或者一段时间后患子宫内膜癌,一定要进行常规的定期检查。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