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教科书中有一种精神障碍叫“诱导性精神病”,在现行分类体系中被归为“妄想障碍”。诱发性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受处于支配或控制地位、有密切情感关系和共同利益的人(如丈夫、父亲或母亲)坚信的妄想(常为被害妄想)影响,完全接受其亲属的妄想和信仰,从而形成具有共鸣性质的妄想。
这种心理疾病往往发生在与外界接触较少或相对孤立的家庭或群体中,以至于主导者的妄想可以被他人接受。因为这种精神疾病受他人妄想的影响,一旦患者与信仰受妄想影响的亲人分离,恢复与正常外界的联系,他们的妄想大多会完全消失或大大减少。这种心理疾病不仅见于同一个家庭的成员,也见于被洗脑的小团伙(如邪教团伙、传销组织)成员。
在临床工作中,这样的精神病确实是一种罕见的现象。但在我看来,类似或达不到精神病程度的“归纳性”精神问题极为普遍,甚至成为社会“公害”,却很少有人认真考虑或批评。
比如中国人非常流行的“肾虚”说,往往就是这种归纳信念的典型例子。一个没有深度融入这个世界的少年被父母发现手淫。如果父母相信所谓的“一滴精十滴血”或“自慰伤肾”,往往会大惊失色。他们谴责孩子自慰“伤肾”导致“肾虚”,告诉少年“肾虚”有多可怕。如果家长告诉孩子“肾虚”会引起头晕、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孩子很可能很快就会有这样的症状。所以,作为父母,如果想让孩子避免被这种谬误的知识毒害,就不应该相信这些自己不想理解的“真理”,更不应该盲目地把这些“真理”传授给孩子。否则,等孩子长大了,有能力、有知识去辨别、批判这种歪理邪说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抱怨“父母都是恶的”。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