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病学的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是服用精神药物的患者的生育问题,这主要涉及药物的致畸作用。
美国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经常被引用为循证医学,将孕妇使用的药物的致畸风险分为以下五类。
1.a类:对照研究表明没有致畸风险。对人类女性的对照研究未能发现这些药物在妊娠前三个月有致畸风险,对胎儿造成伤害的风险似乎很小。
2.B类:没有对人类有害的证据。要么动物实验没有发现致畸风险,但没有人类研究数据,要么动物实验显示致畸风险,但人类研究未能发现对胎儿的致畸风险。
3.C类:对人类有害的不能排除。要么是动物实验表明该药物具有致畸作用或对胚胎有影响,但没有对人体进行对照研究,要么是既没有动物实验数据,也没有人体研究数据;
4.D类:有对人类有害的积极证据。对胎儿有明确的危险证据,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危及生命)可考虑使用;
5.X类:动物实验或人体研究表明该药可引起胎儿畸形,或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均表明可引起胎儿畸形,且弊远大于利。
其中,目前精神科药物致畸风险的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
虽然FDA的相关资料已经明确,是评估孕妇的致畸风险,但很多男性患者在服用精神类药物时,担心药物的致畸作用,以至于时不时有男性患者要求自己的医生在婚后停止用药,认为自己在服用药物时也会有同样的致畸风险。甚至有对此认识模糊,对准备婚后生育的男性患者给出不合理的建议。
事实上,所有关于药物致畸性的风险评估都仅限于女性。由于男性生殖细胞的特性,药物几乎不可能引起男性生育致畸。首先,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即精子,外观呈蝌蚪形,头端长约5微米,尾端(鞭毛)长约60微米。这种大小的精子只能用显微镜观察。精子头部有23条染色体,但没有细胞质。因此,无论男性服用什么药物,药物都不太可能进入精子细胞。如果药物进入,可能导致精子或精子畸形。其次,男性精子细胞在生长和增殖方面极其活跃。从青春期开始,在激素的影响和调节下,男性睾丸中的生精细胞开始生长、分裂、增殖和成熟,生精细胞开始增殖和分化,形成成熟的精子。这个周期短至64天,一般认为是90天左右。成熟精子释放到生精小管后,有可能与生殖女性交配后,成熟精子会变成生殖细胞,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但这种概率很小。因为男性射精释放的精子数量极其巨大,最多只有一两个精子能进入女性卵泡使其受精。因此,男性生殖细胞增殖、分化、成熟的周期较短,除非药物本身导致精子细胞增殖受阻,导致男性不育,否则药物不会影响男性后代是否畸形。最后就是精子的数量优势。正常男性一次射精的精液量为2-6毫升,成熟男性每毫升正常精液的精子数在6000万-2亿之间。现在精液常规的正常标准是每毫升精子数超过2000万。这么庞大数量的精子可以和卵子结合,而且一般质量都很高。
由于上述原因,男性服用精神类药物不会对后代造成畸形,男性患者在面临生育需求时,没有必要为此停止服药。当然,如果药物因素影响性功能或导致不孕,需要单独解决。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