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有哪些?
治疗失眠的药物被称为镇静剂和催眠药。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治疗失眠没有“药”。由于睡眠的发生和调节涉及诸多因素和物质,没有一种足以引起或维持睡眠,也没有一种是睡眠不可或缺的,所以未来很难开出治疗失眠的“药”。
目前国内临床上使用的镇静催眠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苯二氮卓类,习惯上称为“地西泮”,常用的药物有咪达唑仑、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劳拉西泮、氯硝西泮等。二是选择性作用于苯二氮卓受体的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代表药物有佐匹克隆、唑吡坦和扎拉姆布龙。这些药物在治疗失眠方面各有特点和优势,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此外,新的催眠药正在开发并投放市场。例如,褪黑激素受体激动剂在国外已用于临床。
催眠药的使用原则是根据需要间断使用,一般不建议每天连续使用4周以上。一般来说,这些药物的依赖性比较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催眠药的情况比较少见。临床上很多慢性失眠患者长期使用催眠药,感觉离不开催眠药。即使服用小剂量药物(如四分之一甚至八分之一),也能睡得很好。如果睡前不吃药,一方面会感到紧张,因为少做一件对睡眠“有益”的事情。一方面担心不吃药会睡不着,所以不敢轻易尝试不吃药。这是由于过度注意获得良好的睡眠,而不合理地使用催眠药不同于真正的身体或精神依赖。
一方面,对催眠药的依赖问题不容忽视,但应加以预防;一方面,不要太紧张。如果必要时拒绝使用任何催眠药,也不利于失眠的治疗。要避免依赖重要的是不要擅自增加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尤其是不要长期服用大剂量的催眠药。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