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事实证明,失败的家庭教育就是有一个什么都管的妈妈,再加上一个什么都不管的爸爸!表哥家完全符合这个特征。妈妈太照顾孩子了,什么都照顾的很细致,至少有以下缺点。
第一,孩子动手能力差。
现在的青少年不会系鞋带,不会削铅笔,不会收拾屋子,当然更不会洗衣服做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孩子缺乏生活经验,不仅会养成懒惰,还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是阅历丰富、独立性强、动手能力强的孩子。
第二是让孩子更容易叛逆。
如果我们总是照顾孩子的事情,给他们想要的一切,我们会让他们认为这是父母应该做的。一旦偶尔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就会引发强烈不满,甚至激烈反应。其实做好自己的事情,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本身就是教育。
第三,不能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我们每个人都在克服困难中不断走向成熟。
而如果我们总是为孩子遮风挡雨,一旦他独自面对逆境,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近年来,经常有青年学生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想不开而自杀,其中大部分与挫折教育的缺失有直接关系。
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再次缺位,负面影响会更多。
可能有些父亲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我在外打拼,赚够了家里的钱,教育好了孩子,还需要我?我没时间了!
这是完全错误的。
教育,孩子,不是洗碗扫地洗衣服。你多做,我就少做。如果你做所有的工作,我就不用做了。
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各司其职,缺一不可。这就是为什么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问题。
但在很多家庭中,虽然夫妻感情融洽,物质条件丰富,但父亲的缺席让孩子过着单亲的生活,这是教育的遗憾。
即使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多陪陪孩子,也要注意和孩子的精神陪伴和交流。
比如在我儿子的成长过程中,虽然他妈妈对他照顾很多,但我一直和他有情感交流,他也经常和我分享一些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的小秘密。
这样不仅可以让整个家庭的关系更加融洽,而且在孩子和妈妈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可以起到仲裁者或者调停者的作用。
研究证明,父亲对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有着特殊的影响。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