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过着没有边界感的生活,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同样的,他们都感到痛苦。
《欢乐颂》中,范梅生明明赚了大钱,却被母亲和哥哥拖累,肩负太多家庭责任,不堪重负。
演员蔡少芬18岁进入娱乐圈,努力赚钱帮妈妈还赌债。直到35岁,我才决定终止这段不正当的母女关系,选择过自己的生活。
有“女儿”之称的梅艳芳,四岁半就当歌手,十四岁辍学在舞厅赚钱养家,一直是母亲和哥哥的摇钱树。甚至在她死于癌症后,她的母亲还责骂她的蜡像捐赠了她的遗产。
好像我们特别害怕和妈妈关系不好,想证明妈妈是爱自己的。无论父母要求我们做什么,哪怕不是我们原本应该承担的,为了所谓的“孝顺”,我们也要硬着头皮承担。为了不与母亲有“隔阂”,为了我们太想要的“亲密”,我们失去了界限,承担了太多。“亲密”这个词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们对亲密的追求和对差距的排斥。似乎只有放下自己的界限,两个人才能真正的融合和亲近。
但是没有界限,很容易迷失自我。
在注重集体意识的文化中,个体的存在感被削弱。孩子觉得委屈,家长也觉得委屈。在老一辈,尤其是母亲中,为了家庭牺牲自己太普遍了。母亲们放弃了对自我的追求,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了丈夫和孩子身上。如果和老公关系正常,重点会全部传递给孩子。
孩子是她的生命,孩子是她的一切,没有人问她,她去哪里了?那么将会出现以下情况:
从婴儿期开始,孩子就由妈妈一个人照顾,一切都由妈妈安排。幼儿园的孩子是学不会自己吃饭的。
孩子已经到了青春期,母亲不敲门就走进卧室,看孩子的日记,监控孩子的情绪状态。
孩子已经上大学了,母亲的心里空空的。她一天要问三次,孩子吃得好不好,暖不暖。
在这种母子关系中,母亲为了追求与孩子的亲密关系,打破了母子之间的界限,恨不得他们融为一体。一旦孩子想要挣脱,母亲就会陷入各种痛苦和耍赖和反抗。
在这样亲密的关系中,孩子真的快乐吗?妈妈为你牺牲了自己。你为什么不孝顺她?情绪压迫向你袭来,你想逃避,却不敢逃避,因为一旦你想逃避,你就要承受沉重的道德压力。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