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失眠的因素很多,包括生理因素、饮食因素、心理因素等。因此,我们在治疗失眠疾病时,一定要对失眠的原因进行诊断,才能对症下药。下面给大家解释一下吧。如何自我调节失眠:
(1)情绪放松法:失眠虽然不好,但失眠本身的危害远小于失眠的恐惧和焦虑所带来的危害。对失眠的恐惧和焦虑会产生心理互动的恶性循环,即失眠-恐惧-紧张-失眠-加重-恐惧加重-紧张加重-失眠加重……所以,在患了失眠症之后,要放松心情,静下心来。接受现实非常重要。同时要认识到,当你患上失眠症时,只要能放松身心,即使整晚不睡觉,也没有什么大问题。高僧常坐(卧)不眠
(2)睡笑法:躺着打坐,面带微笑。深呼吸六次后,转为自然呼吸。-眼皮-嘴唇-颈部-肩部-胸部和背部-腰腹部-臀部和腿部-膝盖和小腿-脚,每次呼气时,默念“放松”“并体验心灵和警惕放松的感觉全身放松后自然入睡,必要时可重复2~3次。
(3)逆导睡眠法:对于思维混乱、无法入静的失眠者,可采用逆导睡眠法。上床睡觉后,与其准备睡觉,不如舒舒服服地躺下,想想自己经历过的一些愉快的事情,让自己沉浸在快乐的情境中。如果因为杂念而难以入睡,与其控制杂念,不如继续用“杂念”来编故事。故事情节应该让你身心愉悦。这些有意识的回忆和“讲故事”,不仅可以消除患者对“失眠”的恐惧,还能因大脑皮层的正常兴奋和疲劳而转入保护性抑制状态,促进自然睡眠。
(4)紧松摇头法:躺在床上后,先收缩上肢用力10秒,然后放松,体验放松的感觉。重复3次后,做同样的方法,以放松紧张训练后的下肢、头部、面部和全身。.完全放松后,微微闭上眼睛,头在直立位置左右摆动,身体以5-10°的摆动速度摆动1-2秒,感觉整个身体越来越大摆动的同时又松又深,摆动的幅度和速度也越来越小,这样的自我摆动就像婴儿睡在摇篮里,睡意很快就来了。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