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有这个问题:一件事没有完美完成,就再做一遍;我一直怀疑水龙头没关好,所以关了很多次;总觉得门没锁,所以锁了很多次……这些强迫性行为,如果不科学控制,很可能会引发一些精神疾病。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强迫症呢?
决定出路
患者要转变思维。有了好的思路,才能找到出路。不用太担心,其实很多人都有强迫性思维。也为别人想想。我跟别人一样,也必然会生病。这样我就能以平常心面对一切,树立信心。如果你不再害怕它,你可以站在它面前,也可以打败它。
确定你的回避行为。
强迫症朋友为了减少自己的痛苦和焦虑,往往会回避能引起自己恐惧的情境或事物,这和恐惧症是一样的。自己发现自己所有的回避行为。
提高心理素质
也就是人格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锻炼。强迫症多见于那些心理素质差的个体。表现为意志薄弱,意识理性对自身思维活动缺乏有效控制,心理调节能力较弱,难以避免强迫性思维导致的心理矛盾和无法摆脱强迫性思维及其恶性循环。要锤炼自己的性格,加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强迫症。
接受自己
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说“这就是我”,尽可能用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避免负面情绪。既然这些行为不影响日常生活,那就干脆把这些行为当成自己的小习惯,逐渐忽略掉自己躁动不安的情绪。
享受这个过程
学会享受过程,但不要太在意结果。做自己想做的事,带着一种欣赏的心情去做事情,去感受和体验快乐,带着热情去重视过程,不要太在意结果,这对预防强迫症很重要。
不要理会它。
初步治疗后,部分患者症状会有所缓解,甚至不出现。这时候患者会想,症状会不会又出现了?一旦你这样想,强迫症的症状真的会重现,而且会带来新的强迫思维。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