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羞耻感,警惕抑郁症患者自杀。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抑郁症。他们的灵魂不受他们的控制,就像行尸走肉。那种永远无法握紧拳头的恐慌感,终于将他们推入了黑暗的坟墓。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并不是有预谋的行为,而是在某个时刻突然产生的思想或受其支配的行为。“澳大利亚一项自杀未遂的研究发现,93%的自杀未遂者后悔获救。他们谁都不想做出自杀的选择,但就在那一刻,他们失控了。“微笑抑郁症”患者最有可能有突然自杀的风险。他们平时看起来面带微笑,但内心深处却是极度的无助和压抑。这种长期压抑的情绪一旦爆发,就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其实抑郁症患者面临的大问题并不完全是抑郁症本身的影响,精神疾病带来的污名也给广大患者朋友带来了新的困惑。抑郁症并不是没有希望,如果能给予及时适当的治疗,是可以的。然而,目前的诊疗情况并不乐观。患病后,很多人普遍对精神障碍有偏见和歧视。这种根深蒂固的精神障碍耻辱感导致患者避免去精神病院就诊,从而延误了佳治疗时机。
这种污名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在欧美,心理咨询已经成为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有些抑郁症患者对此毫无羞耻感,认为这是一种普通的疾病,会积极就医。另一方面,在中国,我们的传统文化太容易给精神疾病以道德歧视。很多抑郁症患者难以接受自己的精神问题,试图隐瞒,不愿意去专科医院治疗。“和其他医院相比,我们医院门诊很少,但是住院率特别高。因为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一般都是在各大综合医院的心理门诊,效果还是不理想,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或者已经有自杀未遂的。这种情况,建议尽早接受住院治疗。”孙说,否则,患者将错过佳治疗时机,使病情恶化。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