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多发生于幼儿,是指儿童离开亲人,尤其是父母时的严重焦虑反应。往往孩子在与主要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分离时,会哭闹,依恋亲人,不肯分离。一旦分开,家人很难送他去幼儿园或学校,他会安静地坐着,很少说话,拒绝和其他孩子交流,拒绝吃饭,甚至呕吐。严重的时候会整天哭闹,不跟其他孩子交流。
如何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
1.激发孩子对幼儿园或学校的兴趣。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家长需要提前告诉孩子,帮助孩子熟悉幼儿园或者学校,让他对校园生活充满期待。
2.面对分离时,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期。
多鼓励孩子,告诉ta:“今天老师说你进步了,太棒了”;“你真厉害,你已经奖励了五角星”,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
对于一些过度依赖、任性的孩子,往往通过哭闹来引起家人的注意。家长可以采取无视,不理会的方法。孩子的这种哭闹行为不会加强,反而会逐渐减弱消失。如果孩子焦虑情绪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建议去看专业机构。
3.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家长要训练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穿衣、吃饭、上厕所,让孩子学会收拾自己的物品,收拾玩具。当孩子在自理时遇到困难,父母有时怕麻烦,往往直接代替孩子去做。这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导致他逐渐对自己做事情失去兴趣。只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入园后新环境带来的困难才会减少,让孩子更快适应新生活。
4.调节父母的焦虑。
父母的焦虑和态度对孩子有影响,所以父母需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当孩子离开父母哭的时候,父母要有耐心,不要责备,避免用负面的话批评孩子,或者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避免“再不听话我就送你去幼儿园”之类的威胁性的话,这会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