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通常指65岁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即老年人所患的抑郁症。这种人的抑郁症更多的是老年的特征。
临床上,轻度抑郁症较为常见,但其危害性不容忽视。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患病风险增加、心身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等严重后果。
1.老年抑郁症的特点
(1)疑病症
也就是疑病症。是以植物神经症状为主要症状的躯体症状。疑似疾病常涉及消化系统症状,尤其是便秘和胃肠不适,是此类患者最常见、最早期的症状之一。
在抑郁症早期,患者会从不太严重的躯体疾病开始,过度关注正常的躯体功能会导致过度反应。这样的情况要考虑到老年抑郁症。
(2)鼓动
也就是焦虑和兴奋。极度抑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焦虑往往是重度抑郁症的次要症状,也可能成为患者的主要症状。
表现为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和家人会遭遇不幸,大祸临头,手足无措,坐立不安,生活在不断的恐惧中。
晚上失眠,或者反复回忆过去不愉快的事情,责怪自己做错了什么,造成了家人和他人的不幸,对不起亲人,对环境中的一切都表现得毫无兴趣。轻者没完没了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悲惨境遇”,寻求的人或地方,重者窒息、触电、撕衣服、扯头发、满地打滚、感到焦虑,甚至企图自杀。
(3)隐蔽
也就是身体症状。许多老年抑郁症患者表现出各种躯体症状,但他们的情绪变化会被家人忽视。
(4)滞后现象
也就是抑郁症的行为阻滞。通常表现为随意运动缺乏和缓慢,影响身体和体力活动,并伴有面部表情减退和言语阻滞。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情绪低落,眉头紧锁,兴趣索然,思维迟钝。他们往往不会马上回答问题,只会在反复提问后用简短无力的话语回答,思考内容贫乏。大多数时候,病人沉默寡言,行动迟缓。双目凝视沉重,冷漠,没有欲望,对外界趋势漠不关心。抑郁症的行为阻滞与缓慢的心理过程一致。
(5)妄想
在妄想状态中,疑病妄想和虚幻妄想最为典型,其次是受害妄想、参照妄想、贫困妄想和邪恶妄想。这种妄想一般是基于老年人的心理状态。跟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有关。
(6)抑郁性假性痴呆。
抑郁症假性痴呆是可逆的认知功能障碍。人们普遍认为,抑郁症和假性痴呆在老年人中很常见,这种认知障碍可以通过抗抑郁药物治疗来改善。但必须注意的是,一些器质性的、不可逆的痴呆也可能是抑郁症的早期表现,需要鉴别。
(7)自杀倾向
老年抑郁症的自杀风险远大于其他年龄段。导致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孤独、内疚、疑病症、激越、持续失眠等。人格的认知程度和抑郁是决定自杀风险的重要附加因素,如无助、绝望和消极的生活态度。但也有相反的研究结果。非老年组自杀行为明显多于老年组。这是否能反映我国老年抑郁症自杀风险相对较低,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