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如下图)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其广义上应该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为特征。属变态反应性疾病。许多患者在得知自己身患该病后往往在选择药物治疗时不知所措,胡乱投医,从而加重病情,这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目前治疗该病的药物有多种,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改变病情的药物、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靶向治疗及植物药制剂。
各种药物的利弊归纳如下:
(1)NSAIDS: 优点是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产生抗炎止痛作用,缺陷是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且会加重消化道出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盐酸氨基葡萄糖颗粒、布洛芬、青霉胺、双氯酚酸、阿司匹林;
(2)改变病情抗风湿药 优点是适用于于类风湿关节炎及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缺点是起效较慢。临床上常用的有金合剂(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
(3)细胞毒药物 通过不同途径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金独春等。它们往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血管炎的二线药物,副作用虽较多且较严重,但对改善这些疾病的愈后有很大的作用
(4)肾上腺皮质激素 是抗炎、抗过敏药物,优点是可明显地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的愈后,缺点不能这些疾病,且具有感染、高血压及高血糖等副作用。
(5)生物制剂:优点是可拮抗MTX(甲氨蝶呤)的副作用,缺陷是价格昂贵、局部注射皮肤感染、皮疹及结核感染等。
(6)植物药制剂:对缓解关节痛较好作用,缺点是性腺抑制、骨髓抑制剂肝损伤。
需知,风湿性关节炎目前不能根除,任何一种药物都只是起到了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治疗该病的目的是达到临床缓解或疾病低活动度,即没有明显的炎症活动症状和体征。通过药物来缓解患者病情和减少致残率这是药物治疗的宗旨,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可通过检测风湿指标(免疫功能、肝肾功能、补体)等来筛选。服药后达一定疗程后应当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