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乙肝小三阳 几款实用中药方小三阳

更新时间:2016-09-27
众所周知,小三阳是乙肝的一种,而乙肝全称慢性乙型肝炎。在中医的辩证中,小三阳分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和正虚邪留,这三种类型。所以具体治疗方案,先要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确定症状,方可实施。

  肝,主疏泄,主藏血。《黄帝内经素问》记载“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可见, 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思考神志的协调,消化系统运行的调控,以及疏泄气机,血液运行,津液升发的运行三方面。

  

  在中医中,既然肝如此之重要,小三阳,应该如何治疗呢?根据中医的辩证思维,小三阳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肝胆湿热型

  此证因湿热内蕴,导致肝功能失调。出现的症状有:食少纳呆,面色偏黄,疲倦易困,舌滑苔黄,四肢劳累无力,脉象弦数或者弦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健肝脾化湿毒

  方药:协定方清肝Ⅰ号。苦参,土茯苓,赤芍,虎杖,云茯苓,炙鸡内金,炒柴胡,郁金,野菊,蛇舌草,茵陈,益母草,也可以随证加减车前草,垂盆草,鸡骨草这三味中药。

  2、肝郁脾虚

  是指肝脾的功能都失调,上面已经说到,肝主疏泄,肝气郁结,从而让导致疏泄不通,表现为胸闷胸痛,少气懒言。而肝脏和脾脏都是消化系统,自然会导致消化系统的减弱,如食欲不振,肠鸣湿气,溏稀泄泻等。

  治法:健脾疏肝

  方药:逍遥散或柴芍六君子汤化裁。柴胡、枳壳、焦术、香附、佛手、生麦芽、生谷芽,白芍、茯苓、党参,山药,炙甘草。

  3、正虚邪留

  临床表现较轻微,指虚证、实证同时并见。

  治法:扶正解毒。

  方药:黄芪,枳实、苦参、茵陈、丹参,香附,郁金,柴胡,白芍,晒参,甘草。

  中医治疗小三阳的优点就是副作用小,辨证论治,应病施药。当然,除了要去正规医院根据医生的处方治疗外,平时也要注意,少吃辛辣,少喝酒,注意饮食健康,保护肝脏,平时少熬夜,养出良好的作息习惯。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热门文章
清明热点:重庆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失眠不能吃什么 长期失眠6种食物禁止碰
  • 科室热文
  • 行业动态

乙肝病毒e抗体就是乙肝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再次感染到病毒产生的另一抗体,是乙肝...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喝茶也已经变成许多人的习惯爱好。但有一部人人群由于自身身体...

在中国,每10个人就有可能有一个携带乙肝病毒。同时中国有几千万乙肝患者。所以排查乙...

乙肝小三阳是指乙肝两对半检测中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

研究表明,人群对乙型肝炎普遍易感,而近几年来发病率也逐渐的增加,该病没有一定的流...

乙肝小三阳,是乙型慢性肝炎的一种。得了乙肝小三阳,就要注意饮食,防止肝脏再受伤害...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检测肝脏的乙肝病毒时显示为阳性,即含有乙肝病毒,病程...

众所周知,小三阳是乙肝的一种,而乙肝全称慢性乙型肝炎。在中医的辩证中,小三阳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