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乙肝小三阳 几款实用中药方小三阳

更新时间:2016-09-27
众所周知,小三阳是乙肝的一种,而乙肝全称慢性乙型肝炎。在中医的辩证中,小三阳分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和正虚邪留,这三种类型。所以具体治疗方案,先要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确定症状,方可实施。

  肝,主疏泄,主藏血。《黄帝内经素问》记载“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可见, 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思考神志的协调,消化系统运行的调控,以及疏泄气机,血液运行,津液升发的运行三方面。

  

  在中医中,既然肝如此之重要,小三阳,应该如何治疗呢?根据中医的辩证思维,小三阳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肝胆湿热型

  此证因湿热内蕴,导致肝功能失调。出现的症状有:食少纳呆,面色偏黄,疲倦易困,舌滑苔黄,四肢劳累无力,脉象弦数或者弦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健肝脾化湿毒

  方药:协定方清肝Ⅰ号。苦参,土茯苓,赤芍,虎杖,云茯苓,炙鸡内金,炒柴胡,郁金,野菊,蛇舌草,茵陈,益母草,也可以随证加减车前草,垂盆草,鸡骨草这三味中药。

  2、肝郁脾虚

  是指肝脾的功能都失调,上面已经说到,肝主疏泄,肝气郁结,从而让导致疏泄不通,表现为胸闷胸痛,少气懒言。而肝脏和脾脏都是消化系统,自然会导致消化系统的减弱,如食欲不振,肠鸣湿气,溏稀泄泻等。

  治法:健脾疏肝

  方药:逍遥散或柴芍六君子汤化裁。柴胡、枳壳、焦术、香附、佛手、生麦芽、生谷芽,白芍、茯苓、党参,山药,炙甘草。

  3、正虚邪留

  临床表现较轻微,指虚证、实证同时并见。

  治法:扶正解毒。

  方药:黄芪,枳实、苦参、茵陈、丹参,香附,郁金,柴胡,白芍,晒参,甘草。

  中医治疗小三阳的优点就是副作用小,辨证论治,应病施药。当然,除了要去正规医院根据医生的处方治疗外,平时也要注意,少吃辛辣,少喝酒,注意饮食健康,保护肝脏,平时少熬夜,养出良好的作息习惯。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热门文章
实时热点:重庆看生殖疱疹哪家医院好
白癜风专科-重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怎么样
  • 科室热文
  • 行业动态

病毒性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的疾病,这种疾病给我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当我们了...

得了肝硬化的患者,如果只在生活中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治疗的话,见效会很慢,相反如果...

乙肝这种疾病大家经常听说,而且大家都知道乙肝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肝脏疾病,但是很...

胆汁性肝硬化的影响很大,早期治疗对胆汁性肝硬化的帮助会更大,因为要完全胆汁性肝硬...

肝硬化相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疾病了,对患者的危害是非常大,所以在疾病的初期要尽早进...

肝硬化晚期患者进入失代偿期,病情较严重,有以下五大征兆时应提高警惕:出现全身症状...

肝是帮助人体排毒的器官,轻度的肝硬化是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日常护理而逆转的。...

肝硬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一般由多种病因共同作用而导致,包括: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