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在线诊室平台

人格是什么人格障碍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1日 08:35

人格,或称性格,是指一个人在日常活动中固定的行为模式和习惯性的待人接物方式,是一个人所有心理特征的综合。性格的形成与先天的生理特点和后天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童年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人格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重大的生活事件和个人成长经历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格,说明人格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可塑性。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的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品质或整体人格上都是畸形的。为此,患者遭受痛苦或使他人遭受痛苦,这会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人格异常阻碍了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活动,破坏了他们行为的目的性和统一性,给人一种独 特的感觉,尤其是在待人接物方面。人格障碍通常始于儿童期、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并持续到成年甚至一生。有些人格障碍患者成年后得到缓解。

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品质因素之一。临床上可以看出,某一类人格障碍与某一种精神疾病密切相关。比如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前就有人格分裂,偏执型人格容易发展成偏执型精神障碍。人格障碍也会影响精神疾病对治疗的反应。

不能把人格障碍和人格改变混为一谈。人格改变是后天获得的,是指一个人原本的人格是正常的,但在严重或持续的压力、严重的精神障碍和脑部疾病或损伤后发生。随着疾病的恢复和环境的改善,有可能恢复或部分恢复。人格障碍没有明确的发病时间。它始于童年或青春期,并持续一生。人格改变的参照是病前人格;人格障碍的主要标准来自一般的社会和心理标准。

区分人格障碍和疾病并不总是容易的。辨别的关键是异常行为的持续时间。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一开始是正常的,到了人生的某个阶段出现异常,就可以认为是一种疾病。如果他从小行为异常,说明他是人格障碍。

关于人格障碍的概念,以前有人认为精神疾病的轻度表现是与神经症相同的反应过程,但最近的研究并不支持上述观点,认为“人格障碍”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适应不良型行为”,可在少年阶段或更早发现,并贯穿整个生命过程。

温馨提示:济南的神安医院-济南大学实践教育基地,是山东省一所集专业、科研为一体的精神心理疾病诊疗专科二级医院。医院在治疗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癔病、疑病症、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顽固性失眠、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