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将澄清一些关于抑郁症的常见误解。
1.抑郁就是抑郁症?
“这两天感觉特别压抑。我想我得了抑郁症。”
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开玩笑说这句话。现在“抑郁症”似乎被过度使用了。真正的抑郁症,“抑郁情绪”至少持续两周,并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如学业、日常工作、社会交往等。),而且对事物缺乏兴趣,让一切都变得无趣和疲惫。
此外,还会对饮食、睡眠、体重等身体方面产生影响(如体重严重下降、失眠易醒等)。在日常生活中,人的情绪或多或少会受到工作/学业压力和家庭突然变故的影响。这样的时刻往往是抑郁/情绪低落,而不是抑郁。所以,抑郁不一定是抑郁症。
2.性格软弱的人会得抑郁症吗?
“每个人都有压力,也会面对这些事情。别人怎么可能没事,你就这么没用?失意的能力太差了。”
很多人认为患抑郁症是不够坚强,不够积极的表现。其实抑郁症的病因非常复杂,学者认为病因与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关,也与早年的个人经历和成年后遇到的生活事件有关。
3.乐观外向的人不会得抑郁症?
“爱笑的人运气不能太差。”
我们一般认为乐观外向,对事情积极的人不会得抑郁症。喜剧演员被诊断为抑郁症后,公众往往会感到非常惊讶。但出于工作、面子、礼仪、责任的需要,很多人会用微笑来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
4.如果你有抑郁症,你能和你的朋友和家人谈谈吗?
“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不要想太多。放轻松,好好调整。你就是想多了。”
有人认为抑郁症只是心理问题。只是心脏病压抑太久了,平时压力太大,没有和别人的宣泄,没有很好的放松和调整自我。有些人甚至会告诉你,抑郁症是因为想太多了。只要和朋友聊天,情绪得到缓解,自然就会好起来。
其实抑郁症和抑郁症有很大区别,尤其是重性抑郁症,往往需要心理和药物的综合治疗。除了有些人对抑郁症的认知不完全,还有一些人明明已经被诊断为抑郁症,却还觉得自己可以调整。
也有很多人觉得“恶心羞耻”。他们觉得去心理咨询或者去医院开药,可能就是“神经病”,别人肯定会对我另眼相看。亲友的社会支持固然重要,但专业治疗才是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5.抑郁症心理咨询/治疗够吗?
“吃药会带来副作用,所以我需要的只是心理咨询。”
有些人认为抑郁症的治疗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治疗来,有些人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服用。如果只是轻中度抑郁,心理咨询/治疗会很有帮助;如果是重度抑郁症,甚至有自杀的想法或行为,也有必要转介精神科进行药物治疗。
学术界一致认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进行,效果很不错。如果特别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和主治医生充分沟通,不及时的时候及时反馈。医生和你是同一战线的。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