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都有一些强迫性的习惯,但临床上,强迫症是一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强迫性思维,一个人的行为不受控制。其发病率很高,多见于儿童。年龄越小,强迫症的症状越明显,对孩子的健康影响很大,从而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家庭和睦。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对待患有强迫症的孩子呢?儿童强迫症的症状和特点是什么?
儿童强迫症的症状和特点:
所谓儿童强迫症,是儿童明知没有必要,却无法摆脱的一种观念、情绪或行为。他们越是试图反抗,就越感到紧张和痛苦。
一个正常的孩子,在他的早期发展阶段,也可能会有轻度的强迫行为。比如有的孩子走路喜欢用手摸路边的电线杆;有的孩子走路喜欢用脚踢鹅卵石,有的孩子喜欢反复数窗栏或阳台栏杆的数量,等等。这种行为并不伴随任何情绪障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一个有强迫症的孩子,往往还有其他强迫症状,比如强迫意向、强迫观念、强迫情绪等。
它的症状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强行计数,反复数天花板上的吊灯数,反复数书中的人物数,强行数自己走了多少步等等。有的被强制洗手,强制自己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反复检查作业是否做对。睡觉时反复检查衣服鞋袜是否摆放整齐等。有些孩子表现出仪式性的动作,比如上楼梯时要求自己跨两级,走路时走两步。
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让他们重复这些动作,就会感到焦虑,甚至发脾气。如果让他们反复做这些动作,孩子就不会像有强迫症的成年人一样有明显的内心矛盾和焦虑。一般来说,孩子不会对自己的强迫行为感到心疼和难过,只是刻板地重复。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