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是由于机体反复接触过敏原,体内免疫系统发生由IgE介导的慢性炎症反应,导致鼻黏膜发生持续炎症反应的疾病。过敏性鼻炎按发病时间可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变应过敏性鼻炎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反复发作常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临床上发现过敏性鼻炎甚至可以诱发哮喘、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
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阵发性喷嚏,常表现为连续性的发作,一口气可以打十余个喷嚏,同时伴有大量清水样的鼻涕,偶有短暂性的鼻塞和鼻痒。另外长期患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常自觉短暂性的嗅觉减退。
喷嚏属于反射性行为,多在晨起接触较凉的空气,或接触灰尘、花粉等颗粒,导致阵发性的数个到数十个不等的喷嚏。清涕是大量的清水样的鼻涕,提示鼻分泌功能极其亢进,但很快就会缓解。鼻痒多是在喷嚏之后开始出现,属于鼻黏膜的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到外界物质的刺激后,出现局部反射性的感觉,偶然会出现眼痒、耳痒、咽痒等伴随症状。鼻塞的程度不定,不一定要出现在喷嚏后,可出现在任何时间,呈间歇性的,可以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交替的鼻塞。嗅觉减退很少见,只有过敏性鼻炎患者短时间内多次反复发作,鼻黏膜明显水肿,堵塞鼻孔,导致嗅觉减退,呈现暂时性,鼻塞症状消失后可恢复。头痛基本上不会出现,只有当过敏性鼻炎合并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会出现。
过敏性鼻炎的检查以鼻镜检查为主。鼻镜下可以看到鼻黏膜苍白水肿,双下鼻甲或中下鼻甲均水肿,总鼻道和鼻腔底部可以看到清涕等透明水样分泌物。若有感染则黏膜会呈鲜红色充血样水肿,双侧中下鼻甲暗红水肿,分泌物多是浊涕等黏脓性。偶可在鼻道中发现息肉。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以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治疗、免疫学治疗、降低鼻黏膜敏感性的治疗、高压氧治疗为主。其中,避免接触变应原是防治过敏性鼻炎也是关键方法。
药物治疗有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减充血剂、皮质类固醇、中药治疗等方法。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能有效产生抗H1受体的作用。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可以阻断肥大细胞激活并防止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充血剂,如可滴鼻、1%麻黄碱滴鼻剂、尔可安等,能缓解鼻黏膜的充血水肿。皮质类固醇,如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能抗变态反应,减轻炎症反应,缓解鼻黏膜的症状。
免疫学治疗是指通过皮下注射小剂量抗原,逐步脱敏的免疫治疗。此治疗方法疗程较长,一般需要2年或更长,但能有效过敏性鼻炎。
降低鼻黏膜敏感性的治疗,如冷冻、激光、射频、微波等治疗下鼻甲及鼻腔黏膜,减少神经末梢的敏感性,从而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过敏性鼻炎属于一种常见,容易影响日常工作、生活的疾病,治疗方法虽多,但起效较慢。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