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岁前的生活经历是以后性格发展的基础。儿童期是儿童生命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孩子出现问题行为,要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纠正。具体能做什么?下面也给你一些建议:
首先,仔细观察并科学判断孩子的问题行为。
首先从孩子自身情况出发,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多关注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做好记录,并根据问题行为的判断标准做出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不能断然依赖过去的经验或印象,随意判断孩子的问题行为,从而导致对孩子问题行为的误判。例如,多动症和自闭症儿童有特定的行为歧视量表。家长可以请专业人士帮助他们科学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否属于问题行为。
二是找到根源,正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孩子的问题行为一定是有原因的。比如,孩子的退缩行为可能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多重保护或自身性格特点的影响。盗窃可以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欲望;攻击性行为可以是父母的育儿方式,也可以是大众媒体的影响。认真分析孩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矫正措施。
第三,营造有利于孩子纠正问题行为的环境。
1)家长要以包容、可接受的态度关心孩子,耐心倾听孩子的问题和行为,积极关注;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和行为动机,尊重孩子的个性特征,有利于形成的心理环境;帮助孩子纠正问题行为。
2)父母要采取民主的育儿方式,让孩子得到尊重、保护,身心愉悦,适当关爱孩子,为孩子创造合适的发展空间,减少孩子问题行为的发生。
3)家庭氛围是否和谐与孩子问题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父母应该和孩子平等相处,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玩游戏。家长要重视家庭亲子沟通,营造温馨、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4)家长要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说:“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方式也体现在孩子身上。”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