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经常心烦意乱,经常生气,脾气暴躁,不愿意说话,紧张,语无伦次等。,这意味着症状可能是焦虑症的症状。请仔细看看以下信息,以免家里老人患上焦虑症而我们却不知道。而且焦虑症的症状和其他精神疾病相似,容易混淆。
老年人焦虑症的鉴别
1.痛,但是找不到病。
患者在综合医院跑了很多路,看病的时候说个没完:浑身不舒服,躺不下,坐不下,不想吃饭,睡不着,工作不了等等。检查:头部肿胀,额头出汗,但脑部CT无异常;胸部堵塞,但24小时动态心电图正常;厌食、胀气,但胃肠透视、胃镜未见异常;验血正常。偶尔患者血压血糖高,但无病史,与疼痛程度不符。提示疼痛、紧绷、颤抖、出汗、头晕、气短、恶心、腹痛、无力等。
2.依赖,但没有意识到
靠医院,靠亲戚。患者往往由子女供养,从西医转到中医,从门诊转到住院部,一年到头经常要看几次医生或住院。孩子付出了很多精力,但病情并没有好转,甚至恶化。弗洛伊德将这种现象解释为“后获得效应”,即神经症(包括焦虑)产生后,患者缺乏安全感,需要被照顾才能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家属的极度过度治疗和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患者从疾病中“受益”,于是神经症不断。
3.担心,但不现实
身体没有病,或者有一点无伤大雅的小病,但又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就一直问医生;担心看病多花钱,其实患者家境不错,子女都劝他不要为钱心疼;不要太担心你的妻子,孩子和孙子等。有人提出,“杞人忧天”的恐惧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
5.自杀,但不要提前隐瞒。
很多患者说,断臂断腿总比焦虑症好。由于老年人的耐受力差,经不起折磨,他们不掩饰自己的自杀念头,经常唠叨“我受不了这个罪。不行,你们谁也帮不了我。”让他们的家人买安眠药,甚至商量怎么死。无论家人怎么劝说,怎么帮他们找乐子,悲剧还是发生了。建议焦虑症自杀干预的正确方式是选择接受信任、对患者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医生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