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成人抑郁症相比,儿童期抑郁症更“隐秘”。
孩子的抑郁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因为它往往隐藏在“厌学”、“拖延症”、“不开心”、“青春期叛逆”的外衣下。甚至可能表现为一些“生病”的情况,如头痛、心悸、体力不支等。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重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发布的报告,抑郁症在导致“青少年疾病和残疾”的原因中。虽然不同地区的统计数据不同,但总体来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5%~12%。
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不是耸人听闻的。家长应注意以下表现:
首先,没有疾病“装”疾病。
年轻的病人,他们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总是说他们不舒服。比如头疼、胸闷、恶心、腹痛、乏力、虚弱……去医院什么也查不出来。还有一个就是你上学的时候会感到各种身体不适,尤其是在学校门口或者教室门口。回到家,一切又都释然了。
如果病人没病,疼痛等不适是“假”的吗?
不完全是。
他们真的感觉身体不适,这是高压下的生理反应。
第二,继续“逃离”环境。
也许是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也许是没有原因,就是觉得学校压力大,心烦意乱。我强烈的不想上学,不想让父母帮我转班或者转学校。然而,在新的环境下,情况并没有改善。如果不及时察觉,将来会进入社会。工作后你也会想“逃避”,无法适应社会。
三、青春期“拖延症”
有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是按照父母说的去做的。到了青春期,总是和父母作对。要么你不关心你的父母,要么你生他们的气。行为往往表现为拖延症:洗脸慢、吃饭慢、作业没写完...更有甚者,你可能会逃学,离家出走。
第四,我不开心。
我一直感到沮丧。即使我考得很好,我也没有快感。反而觉得难过,痛苦,心事重重。当我被一所大学录取时,我并不高兴。我有过退学的想法,甚至一直回家。
同时也会出现和成年人一样的问题,比如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或迟钝、对批评和拒绝敏感、自我封闭等。...
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自杀。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应以抗抑郁药和心理治疗并重为原则。仅仅依靠药物或者心理咨询是不够的。在药物治疗缓解和改善病情的同时,只有心理咨询才能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改变认知,完善人格,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解决问题、避免复发的能力和自信心。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