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孩子都会经历分离焦虑,这是情绪发展的正常阶段。一般情况下,宝宝在6-7个月时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的迹象,大约在10-18个月时达到高峰。宝宝第一次上幼儿园也会表现出一些苗头。
不同阶段的宝宝有不同的分离焦虑行为,但大部分是哭闹、依恋妈妈、情绪不稳定。
在这个阶段,宝宝会做出一个重要的认知里程碑,”。他会开始意识到所有的物体,他也会发现世界上只有一个母亲。
当妈妈离开宝宝的视线时,他心里知道妈妈其实就在某个地方,只是不在他身边,这种矛盾会让宝宝很不安。而且宝宝没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不来,所以只要妈妈离开视线,他就会恐慌。
如何帮助宝宝应对分离焦虑?
一般18-24个月左右分离焦虑会逐渐缓解,但大部分宝宝在开始上幼儿园时也会有明显的表现。以示不愿意上学,在学校哭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度过这段时间。
1.明确告知宝宝分离时间。
婴儿没有明确的时间概念,不知道下午4点是几点。缺乏控制会让孩子感到焦虑。
建议妈妈们在适应期可以逐渐增加分离时间,比如“妈妈要去外面买点东西,你离开20分钟好吗?”离开一段时间后,在约定的时间见面,告诉孩子“妈妈现在不回来了吗?”增强孩子对妈妈离开后还会回来的信任。
2.带一个熟悉的洋娃娃或毯子。
在陌生的环境,熟悉的人,事,用品等。会增加安全感。熟悉的物品不仅仅是想象中的玩伴,还凝聚着爱,可以帮助孩子减少与照顾者分离时的焦虑。
3.提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带孩子提前熟悉教室环境,尽量使用教室设施(桌椅、洗手池、厕所等。).也可以根据幼儿园的日常提前适应。另外,提前做好自我保护、语言表达、社交、动手能力的准备,在家和宝宝一起“练习”,孩子入园会顺利很多!
4.让孩子们为上学做好准备。
入园前,不妨带宝宝购买用品,如水瓶、小书包、餐具等。,和宝宝商量,这样宝宝会有责任感,也会消除入学带来的焦虑。
对于大多数宝宝来说,第一次离开父母、爷爷奶奶、家人,和陌生的朋友、伙伴一起生活,并不容易。你需要更有耐心。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