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抑郁”很容易被忽视。
说到抑郁症,人们脑海中经常浮现出林妹妹的形象:整天唉声叹气,动不动就哭。像林妹妹这种单纯表现出抑郁症状的人,其实属于单相抑郁症,这一点是公认的,但双相抑郁症很容易被忽视。
双相抑郁是指患者同时具有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躁狂时感觉良好,精力充沛,积极乐观,思维灵活,或者脾气暴躁,容易冲动;抑郁时,情绪低落,兴趣降低,自尊心极低。因为有开朗外向的一面,这类患者往往是群体的活跃中心。即使抑郁,也经常被周围人误认为遇到一点小挫折,只是暂时脾气暴躁,从而掉以轻心。
“前两天,一个高一女生来看病。她笑着告诉我,她今年已经自杀过很多次了,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成功。听她的语气很好笑。大多数人认为她很神秘,但她真的想死。上面提到的那个坠楼身亡的女孩也是如此。她在空间写了死亡倒计时日记。别人以为她是作秀,结果是真的。”
莫名其妙的不愿意上学或者生病
生活中的人经常会有烦恼,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情会逐渐平静下来。但双相抑郁患者也有好心情和坏心情,病程持续时间长。通常情况下,直到病重才被家人看到。据统计,由于患者情绪反复,难以识别,通常需要5-6年以上才能确诊。但患者来就诊时,病情得到缓解,消失了。况且每个医生的诊断可能都不一样,平均4.6个医生才确诊。
但是,即使很难识别,也不是完全无法追查。关念红说,双相抑郁患者绝大多数始于青少年,尤其是青少年,这是一个的特点。此外,双相抑郁往往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躁狂和抑郁周而复始,就像海浪一样。情绪高涨的时候就像到达了浪尖,情绪低落的时候就像跌落到了波谷。如此循环,即使不实施干预措施,抑郁症状也会自行缓解。最重要的是,双相抑郁的发生大多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与社会心理因素关系不大。发病时往往没有原因,找不到具体的病因或明确的导火索。
及时治疗,防止社会功能受损。
双相抑郁虽然发病后症状会自行缓解,但如果一直不给予正确的治疗,躁狂和抑郁之间的循环频率会越来越高。发展到后期,患者情绪在两极之间波动,时而极度狂躁,时而极度抑郁,使其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继续完成学业和工作。关念红呼吁,当发现孩子出现疑似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专科门诊就诊。
在看病的过程中,由于患者常有抑郁发作,医生无法判断患者是否有躁狂症状。为了尽快确诊病情,患者及家属要注意向医生解释自己的日常生活,否则容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治疗单相抑郁症只需要抗抑郁药,治疗双相抑郁症需要情绪稳定剂。混淆两者会增加的难度。”据介绍,经过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改善,但都需要足够的时间。一般来说,控制症状需要半年以上,然后需要维持治疗。如果一年发作一次,服药后两个周期不发作,可以暂时停药观察。但对于面临较大压力或复发的患者,医生希望服药时间更长。
“比如高三高一的学生,升学压力很大,或者急需适应大学生活。即使之前已经服药控制症状,此时也千万不要停药,以免病情反复影响学习。”
在线咨询
无需注册 10分钟回答免费提问